本報記者 劉世昕《中國青年報》(2014年12月29日10版)
  北京APEC會議期間,習近平主席講話中提到,未來中國海外投資將達到1.25萬億美元。財政部原副部長金立群對這個數字格外敏感,“這意味著未來中國對外投資將增資3倍”。接下來的問題是,什麼樣的投資才是中國在海外的優質投資?
  金立群的新身份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這家銀行是2014年10月由中國發起的、未來致力於亞洲地區基礎設施投資開發的機構。
  改革開放的30多年間,中國已經從資本的流入地成為輸出地,今年9月國家統計局和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對外投資的年化增長率達到40%,2013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1078.4億美元,輸出量也已經全球第三。同年,中國接受的外商對華投資流量為1239億美元。如果對外直接投資保持去年的增長速度,那麼今年,中國有可能成為資本凈輸出國。
  在日前舉行的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金立群說,過去當中國“引進外資”時,有人非議說,中國是個黑洞,把全世界的資金都吸引過來;現在當中國輸出資本時,有人又指責說,中國是不是要把全世界買下來?似乎中國怎麼做都不對。這些非議也迫使中國的企業和資本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要考慮如何重塑形象。
  低質量的海外投資不利於國內經濟轉型
  目前我國的對外投資主要有四種形式:第一,併購資源、能源;第二、收購國際市場;第三、收購國際品牌;第四、獲得先進技術,研發和管理能力。其中又以資源類的投資為最大。
  據統計,41.3%的海外投資項目都集中在自然資源上,占了所有投資金額的51.3%。在金立群看來,這樣的投資方式跟我國的經濟結構、企業的競爭力和需求密切相關。
  金立群回憶,從本世紀初到金融危機以前,新興市場、尤其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推動了全球資源價格的持續上漲。在這個過程中,初次進入國際市場的一些中國企業對原材料價格的漲勢過於樂觀,高價收購了很多的海外企業或者礦山。
  當時,中國海外資源投資經常提到的一個目的是,為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穩定的能源和礦產供應,甚至還把這個問題和國家的安全聯繫在一起。金立群認為,這種思維是不正確的,最近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全面下滑,資源、能源投資在這種形勢下的風險和矛盾明顯爆發出來了。他甚至認為,過度投資能源、資源類行業,可以說是一種低質量的海外投資。
  在金立群看來,長期大規模、低質量的海外資源投資不利於國內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制度的調整。因為這種對外的投資併購,會強化國內現有的不合理的經濟結構。如果要把中國的經濟結構調過來,那麼,可能單純為獲得資源而實行的併購就沒有太大的價值了。
  單靠“砸錢”的企業是走不遠的
  德國《世界報》的一位記者曾經問金立群:“你們中國真的要把世界都買下來嗎?”金立群說,這個問題其實反映了一些國家對中國向外投資步伐加快忐忑不安的心態,但也從另一個層面提醒中國的企業,走出去之前,要多做功課,以良好的形象融入當地。
  他舉例說,企業在對外投資前要做好盡職調查,還要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要提高對海外市場和社會環境的認識與適應能力;要遵紀守法,要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否則會遇到一些麻煩。
  金立群的建議是,中國企業要“走出去”,就要特別處理好對外的關係。中國企業只有在深刻瞭解投資接受國的基礎上,與它們保持一個非常好的關係,才有可能成功。最怕的是對當地的文化、宗教、民俗這些東西不瞭解,也不關心當地社區的訴求,如果那樣就會遇到很大的問題。
  北京大學教授黃益平多年來致力於研究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他希望告誡企業的是,中國企業現行發展狀況與國際一流企業存在的差距,單靠“砸錢”的企業是走不遠的,企業需要練內功,提升自己的國際競爭力,才能用世界一流企業通行的話語體系和別人對話。
  從一家白手起家的民營企業,到目前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機械的製造商,三一集團無愧被稱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表率。
  三一集團高級副總裁賀東東回憶說,三一重工在國際化的道路上也曾遭遇挑戰與困惑。在“走出去”的初期,三一集團面臨了產品和服務、品牌以及文化認知的挑戰,而這些也往往是所有中國企業在國際化的道路中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三一重工通過調整戰略、激勵員工認可核心價值觀,不僅適應了國外的“水土”,更是打敗了當時的業內泰斗“普茨邁斯特”並將其成功收購。
  金立群在一些國際機構工作過,即便在財政部做副部長也是負責國際合作方面的事務,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他建議,中國企業在走出去時,不要指望通過收購國外的企業來獲得先進的技術。可能由於某種原因,收購了一個企業之後,就會發現企業的高級人才紛紛離開,所以並不一定能拿到核心技術。
  此外,他還建議,海外投資也面臨一些歧視性的待遇,儘量不要涉足所在國特別敏感的行業。也要防止非金融企業盲目從事金融衍生品投資,這種投資超出了實際需求,往往投機心理嚴重,風險意識也比較薄弱,風險管理的能力也不夠,導致企業遭受巨大的損失。
  走出去更需要有創新思維
  飛利浦最為中國人所熟知的產品大概要算是剃鬚刀,可在2013年,飛利浦在中國賣得最好的不是剃鬚刀,而是空氣凈化器。
  作為一家多年來植根於中國的企業,飛利浦全球副總裁繆宏認為,飛利浦之所以還能一直在中國堅守,是因為公司早就在中國市場拋掉了自己是一家外企的思維,完全按照中國本地客戶需求出發進行研發創新,完全為中國服務。
  繆宏說,2013年,凈化器在中國的銷量翻了很多很多倍。他的這個邏輯得到很多學者的認可,走到哪裡的市場,就應該按那裡的需求來進行創新。
  金立群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觀點,他認為中國的企業“走出去”,不一定非得“走出去”才叫“走出去”。如果企業能夠真正做到國際化,即使在本土,也已經“走出去”。
  金立群舉例說,波音公司推出了波音787飛機,這個系列的飛機有1/4是日本生產的。日本企業不用出去,在自己家裡就已經“走出去”了。所以不是人或者公司一定要“走出去”,而是產品、技術、服務能“走出去”。當然,前提是,要有大思路、要創新、要有走得出去的東西。
  金立群還認為,走出去,光靠企業努力是不夠的,政府有關部門要支持。政策的支持要完善,法規建設也不能滯後。政府是希望企業“走出去”,也想了各種辦法鼓勵企業“走出去”,但是具體問題上限制還是比較多,特別是多頭管理。現在政府管很多事,有的時候不知道找哪個部門,責任不清,管理不明。這一輪改革,實際上就是政府轉變職能,政府要提供更好的服務。  (原標題:中國企業走出去:有錢也不能任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frijq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